杜鹃花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
养殖方法:
一、花盆选择 :
盆器的种类、规格与杜鹃花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宜于栽培杜鹃花的花盆,有瓦盆、紫砂、均釉3种。选用花盆要根据植株主干直径和冠幅大小来决定。此外,花盆的类型以浅盆为好,不宜用“高筒”盆。
二、土质要求 :
土壤是杜鹃生长发育的基础,因此土壤的选择,对杜鹃生长发育的好坏至关重要。 经人们长期栽培实践,土壤的pH值在4.5-6之间较为合适。除此外,土壤的肥力和物理状况也必须符合要求:腐殖质含量要高;蓄水、排水性能要好;营养元素要丰富齐全。
三、移栽上盆
上盆与换盆的时期以秋后气温在15-20度时为最适宜时期。上盆的方法是先用碎瓦片盖住盆底的排水孔,上面铺一层粗砺土作为排水层,在中央填入部分培养土后将植株放正,然后继续加土至根茎处,用小棍捣实。
四、换盆时段
换盆是由于植株长大,使生长受到束缚,需要调换大盆才能适应。换盆前1-2天不浇水,换盆时用手轻拍盆钵,使盆土分离将之反转取出。脱盆后,将土团周围及底部老土铲除1/4,以促发新根,增加吸收能力。可适当疏枝,调节根系与枝叶间的平衡。
五、浇水施肥
杜鹃花性喜阴湿,不宜过干。开花期间尤需更多水分。浇水时间宜在早晚,早优于晚,中午不宜浇水,切忌用碱性水,水温不宜过冷。根据各个生长时期不同,选择浇水量。 杜鹃花喜肥而畏浓肥,施肥的原则是:宁不足,毋过量,薄肥勤施,因时制宜。
六、整形修剪 :
杜鹃花生长较缓慢,一般任其自然生长,只在花后进行整形,剪去徒长枝、病弱枝、畸形枝、损伤枝。
七、花期管理:
光照。杜鹃花在花蕾膨大期间,要多晒太阳,光照充足,花色深而鲜艳。到了开花期,则应避免强光直射,强光会冲淡花色,并使花朵早谢。
水分。花蕾从露色至开足,需要相当水分。疏忽浇水,花朵软绵,虽然立即补水还能挺起来,但经不起1-2次折腾,所以在开花时每天要查看盆土干湿,特别是棵大、花密、种在瓦盆里的植株。
温度。花期与温度关系最大,温度高开花早,温度低则开花迟,故控制温度即能催延花期。一般说来,希望在春天赏花的,冬季室温不宜过高,只要保持不冻即可。开花后,低温有利于花期的延长。
注意事项:
1、杜鹃花的根须像头发丝一样细,粗的主根很少,它既怕干又怕湿,尤其是怕重肥。如果浇水过多,根就泡在水中,过干,枝叶萎缩,叶瓣脱落,对植株威胁很大,至于浇了重肥,则会危及生命。
2、花谢后,必须剪去残花,避免结实消耗营养,新枝萌发后,适当疏枝,根据植株长势而定去留。
3、杜鹃花最适宜种在泥质盆里,因为泥盆吸水透气,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,枝叶繁茂。
4、盆栽杜鹃花放置地点有讲究,一般应放在东南方向阳台,而且要通风,尽量少移动。不通风则易患黑斑病,大批落叶。
5、杜鹃花对光照要求也应适度,夏季避免直射光。
6、及时疏蕾疏叶,把长得过多过密的花蕾和叶片去掉一部分,使其空气流通,养分集中到花蕾。在花蕾形成后,要加重营养,适量多施点磷钾肥,否则花蕾会转化为叶苞。
7、杜鹃花落叶和不开花的主要原因有:夏天直射光过强,严寒冻伤、浇水太多,施肥太浓,放在室内时间过长,放在空气不流通或阴暗潮湿地方,淋酸雨等,所以养护过程中要避免这些情况。
8、翻盆换土,不需要年年进行,一般2年至3年一次,尽量少损伤根须,时间应在花谢后或秋季,同时喷洒托布津,以预防病害。